按照《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安總健[2012]73 號),該企業屬于第33大類金屬制品業中的金屬結構制造,屬于職業病危害較重的建設項目。本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顯示,部分崗位存在噪聲、高溫超標,因此,在正常生產運行情況下,該企業如能落實本報告書提出的防護措施建議,為勞動者配發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保證各項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和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落實到位,該企業的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基本可行。 建議: 1防毒措施 (1)建議針對焊接位置不固定且分布較分散的特點設置移動式局部抽風裝置。 (2)增設全面通風設施,加強車間全面通風換氣效果,有效稀釋車間內塵毒濃度。 2降噪措施 (1) 合理布局,高噪聲與低噪聲場所分開布置,如工藝條件許可,宜將打磨工序獨立隔墻布置。 (2)注意定期檢查維護生產設備,防止設備老化或帶故障運行產生異常高噪聲。 (3)進入噪聲作業場所應嚴格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4)組織接觸噪聲作業人員定期開展職業健康檢查。 (5)加強噪聲作業人員的聽力保護,制定聽力保護計劃。企業應每年對暴露于噪聲作業場所的職工進行聽力保護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噪聲對健康影響、聽力測試的目的、使用耳塞的目的及佩戴更換。定期對噪聲作業工人進行職業性噪聲測試,對噪聲進行動態對比觀察,對于聽力衰退的情況及時送醫院進一步診治。定期對車間噪聲進行檢測,對異常高噪聲的工序進行綜合治理,對員工防噪耳塞正確佩戴情況進行監督落實。 3防暑降溫措施 夏季高溫季節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并普及中暑防護和急救知識。安排接觸高溫危害的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嚴禁高溫職業禁忌證人員從事接觸高溫作業。 4應急救援措施 (1)進一步細化應急預案,將化學品中暑發生源、發生地點列入預案內容。 (2)應進一步加強對相關人員進行急救和自救互救技能的訓練。定期組織進行針對職業性中毒事故的救援演練,使員工進一步熟悉應急程序和方法,做好演練記錄及總結,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5改善建筑衛生措施 增設車間全面通風設施,加強生產車間全面通風換氣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