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場所(點)中化學毒物、粉塵、噪聲等進行檢測,結果顯 示本次技術改造后相關工作場所產生的塵毒濃度、噪聲強度與技改前相比,未有明顯增強。其中各工種或作業點化學毒物(根據原輔材料MSDS和實驗檢測結果顯示,本次檢測結果不含苯和正己烷)、粉塵的檢測結果均符合職業衛生接觸限值,5名接觸噪聲員工聽閾提高,未檢出職業禁忌證和疑似職業病病人。 根據《關于公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版)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12〕73號),屬于第二類“制造業”第三十六項“汽車制造業”,同時綜合分析本項目生產工藝特點及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故本報告認為本項目屬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較重的建設項目。 建議: (1)鑒于企業使用的化學原料較多,建議加強化學原料的管理,同時應注意涂膠膠水供應商的化學品經營資質,避免原料混有苯。 (2)進一步細化應急預案,將化學品中毒、中暑發生源、發生地 點列入預案內容。 (3)應進一步加強對相關人員進行急救和自救互救技能的訓練。 定期組織進行針對職業性中毒事故的救援演練,使員工進一步熟悉應急程序和方法,做好演練記錄及總結,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4)開展經常性職業病防治知識及意外接觸有毒有害化學品的 處理措施培訓,強化工人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認識,特別是噪聲及化學品的認識,提高工人的自我保護意識,監督其工作時正確佩戴護耳器及防護口罩等防護用品; (5)完善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生產儀器設備及有 毒有害氣體運送管道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制度,并堅持執行; (6)完善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 (7)委托具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機構每年1次對工作場所進 行檢測,并將監測結果在公告欄公告知。 (8)通過竣工驗收后,應依法向安全監管部門申報職業危害情 況。 (9)定期安排員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