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2012] 73號〕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的規定,該項目汽車制造業-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屬于職業病危害較重的建設項目。 本項目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聚乙烯粉塵,化學因素:對苯二甲酸、二氧化碳、乙酸乙烯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一氧化碳;物理因素:噪聲、高溫、高頻電場,潛在性識別苯、甲苯、二甲苯危害因素,根據檢測結果,本項目工作場所崗位或工種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本項目職業病危害接觸人數較少,接觸頻率較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較低。 綜上,本項目屬于職業病危害較重的建設項目。 針對建設項目試運行階段存在的不足,本報告提出了作為本項目控制職業病危害的幾點補充措施與建議。 加強職業病危害的控制 (1)加強本項目發泡崗位使用化學品的管理,索取不同批次化學品的成分說明書并存入職業衛生管理檔案,并定期抽取樣品進行檢測。 (2)加強對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對發泡崗位加強局部通風,減少毒物的揮發。 (3)對發泡設備的檢修加強管理,檢修時注意保持通風狀態。 (4)加強防塵、防毒通風系統的維護,確保通風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5)加強操作工人的個體防護。 應急救援的補充措施與建議 (1)建議項目單位加強化學品泄露、物料濺眼等應急防護處理演練,加強工人自我救治及應急處理意識。 (2)在可能發生化學品泄露、物料濺眼的場所配置應急沖淋洗眼睛裝置,并確保應急設備在不斷水的狀態。 加強職業衛生管理 (1)嚴格職業健康監護管理 (2)加強職業健康檢查管理工作,嚴格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嚴禁職業禁忌證人員上崗作業;嚴格按《職業病防治法》、《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對生產員工進行職業健康監護。 對于部分崗位的職業病危害,如發泡崗位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項目單位尚未完全落實其健康監護工作,在今后工作中應予補充及完善。另外,項目單位應增加壓制崗位高溫因素的職業健康體檢人數。 |